近日,微信、中國信通院、數字中國研究中心聯合發布了《微信就業影響力報告》,報告數據顯示:2018年,微信帶動了2235萬個就業機會,五年年均增長達到22%。其中,微信小程序帶動了182萬個工作機會。
根據微信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,目前微信小程序數量超100萬個,覆蓋200多個細分行業,2018年累計創造商業價值5000億元。報告中的調研結果顯示,目前,商品銷售類、商業服務類、客戶服務類的小程序占比較高,分別為85%、75%、63%。
面向開發者的調研結果顯示,小程序因易學習、成本低、開發快等優勢獲得開發者們的認可,因此成為帶動就業的一大重要引擎。小程序提供的靈活工作狀態打破了時間、地點限制,通過技術手段消除城鄉就業的數字鴻溝,幫助從業者進行數字勞動,降低了就業門檻,豐富了收入方式,退伍軍人、農民工、家庭婦女、殘障人士等群體迎來了更多的就業機會。
透過小程序帶動的就業機會,小微企業和個人創業者獲得了新的創業空間。這些創業者通過學習能快速掌握數字技能,迅速啟動并運行項目。在中國信通院的調研中顯示,19%的開發者在一周以內就能開發一款小程序,而用時在一月以內的開發者占比高達80%。因此,在調研報告中,71%的開發者表示未來會積極部署,還有47%的開發者非常愿意向其他組織推薦小程序。
從《微信就業影響力報告》中可以看到,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下,以微信小程序為代表的新興互聯網工具,正在促進就業方式的改變,打造新型求職渠道,激發創業活力。在這些新生態中,黎貝卡與徐佳義的故事將繼續上演。